舞蹈测评

证书样本

查看信息

音乐测评

证书样本

查看信息

表演测评

证书样本

查看信息

美术测评

证书样本

查看信息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美育工作委员会

青少年艺术人才综合素质测评

舞蹈创作与生活

发表于:1   浏览次数: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艺术和社会意识形态,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和理想审美需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等社会作用。它从起源、形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被人类代代相传,且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发展。如何使舞蹈表现生活,生活融于舞蹈,谈几点浅见。 
  一、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 
  艺术源于生活,植根生活。舞蹈编导没有生活积累和舞蹈文化的积累,光靠想像是难以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编导总是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从繁杂的生活现象中寻找舞蹈形象,高度精炼地概括生活、人物、人的思想感情,用自己丰富的不同一般的编导思想和舞蹈文化积累,去提炼题材,确定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用别具匠心的结构、方法、画面,用有着鲜明特色的舞蹈语言创造一种意境。在贴近生活中,捕捉和感应时代大潮,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生活内容、人的思想情感等,艺术地、高于生活地展现出来。如张继刚的舞蹈作品,十分突出的一点就是有着较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舞蹈文化积累。中国舞协副主席游惠海在《张继刚舞蹈创作研讨会》上曾介绍:“张继刚长时间深入民间,刻苦向民间艺人学习,有了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熟悉与积累,因此他的作品蕴含着浑厚的民族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传达出人民大众质朴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对人民、对土地的深沉挚爱,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他创作的《好大的风》、《俺从黄河来》、《女儿河》、《黄土黄》、《一个扭秧歌的人》等作品,都以其深厚的生活基础,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引起舞蹈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并雅俗共赏而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是舞蹈创作园地难得的精品之作。生活的积累是舞蹈创作的先决条件,但是坚实的生活基础必须与深厚的舞蹈文化积累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它的艺术价值。 
  二、、舞蹈艺术的美化了社会生活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舞台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姿造型、手势、面部表情等表现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述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劳动实践活动中虽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美,但是它们没有舞蹈艺术的美那样生动、形象、集中、典型等等。一个舞蹈作品若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就不会被人们所喜爱,无论其反映的生活多么的正确,也不能产生感染力,就不能达到所预期的客观效果。舞蹈的本质属性是抒情性,舞蹈是最直接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它是人的内在情感冲动所印发出的人体动作的外化。比如荣获全国舞蹈大赛一等奖的女子群舞《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取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藏族民歌《康定情歌》是一个比较接近自然形态的抒情舞蹈。编创者以全新的手法为舞蹈赋予今天时代的特征,以美丽的舞姿.嘹亮的歌声.巧妙叠层和变幻的图案。特别是女性的内在美、形体美以及内心世界的美,准备地描述出新一代藏族少女在草原上尽情欢歌。向往意中人的动人场面。舞蹈看似只是真实地重现了这生活中的情景,既没有情节和戏剧性的矛盾起伏,也没有更多的布景,但观众却能从中获得了比来自生活情景更要深刻得多的审美感受。觉得比真实的生活现象更有诗情画意。因为,表演者不仅重现了生活情景,更突出表现了人的精神世界。 
  三、从生活中寻找富有诗意的舞台“意境” 
  舞台美术是舞蹈艺术重要的造型手段,包括布景、灯光、服装、道具、化装等,使一个有限的舞台经过舞美设计,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营造出充满诗意的艺术空间,这是舞美设计的基本任务。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有善于用独特的艺术视角去创造“意境”,才能将这种美,多样化、个性化的呈现在舞台上,让舞美的综合功能得到尽情发挥,使作品“锦上添花”。美术是单纯的、静止的视觉艺术,舞蹈服饰、道具、布景等的巧妙应用,将这种视觉的审美理念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观众对少儿舞蹈艺术的欣赏,第一印象是直感,道具要“活”,服饰要“亮”,布景要“精”,是我对舞台美术的三点看法。 
  1、道具要“活” 
  道具本身是无生命的静物,它是被表演者借助于舞蹈动作之中表达人们的情感的。某些舞蹈作品中,表现什么,就拿什么,道具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燎乱,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显得繁杂、琐碎。让我们来看看舞蹈《郊游》是如何来处理这一问题的:美丽的春天,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去郊游,在大自然中,他们唱呀跳呀,一会儿将积木搭成桥,上桥、下桥;一会儿搭成山洞,钻来钻去;然后搭成一条曲线,模仿小溪上的大石头,在石头上过小溪;最后又搭成一条直线,一人充当小司机,大家排排坐,表示玩了一天,开着汽车回家去。这个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编导深深地了解孩子,他选取了孩子们最常见、最喜爱的大积木来作道具,他真切地知晓在儿童心目中,积木可以不是积木,而是小桥、山洞、石头……甚至于是大汽车,一切显得那么天真、自然。又如舞蹈《荡秋千》中,舞台上吊下无数的秋千绳,化成一条条绿色的枝条,随着秋千荡啊荡,枝条与孩子构成了种种图形、画面,在这里,秋千既是道具,又是布景,用得巧,用得妙,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作品《小妞打银杏》,也体现了这一“活”字,一根长竹条,一会儿是竹竿,用来打银杏,一会儿围成圈,做成箩筐,用来装银杏,一会儿又是长扁担,挑着满担的喜悦回家去了,这个舞蹈,清新自然,很受欢迎。 
  2、服饰要“亮” 
  服饰是一个舞蹈的亮点,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再好的舞蹈没有服饰的衬托,是难以更好的表现舞蹈的内涵的。服饰的设计,应符合少儿的年龄特点,便于少儿的活动,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最重要的是进行必要的夸张处理,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舞蹈《小蜜蜂》中那金黄色亮丽的小蜜蜂造型博得了众多的赞誉。《荷韵》中一身淡紫的短裤背心,勾勒出了一个个胖乎乎,粉嘟嘟的可爱的莲藕娃娃形象。《踢踏十分钟》里银色闪亮的吊带裙,则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校园之风。 
  3、布景要“精” 
  长期以来,由于受某种“时尚”和某种艺术观念的影响,儿童舞蹈也存在着过分追求大布景,大制作,五光十色的灯光照明等“高”投入,“精”包装的现象,使本来贴近儿童生活又可为一般效仿推广的那种质朴、清新、明快、活泼,具有童趣的少儿舞蹈,变得庞杂、臃肿、“高”不可攀。要说明的是少儿歌舞艺术有适度的布景、道具,灯光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编导掌握失衡,一味迁就,过分依赖舞台美术甚至使小演员被灯光布景“吃”掉,淡化、弱化了这一表演主体,淹没了演员的突出表演地位,造成了作品先天不足,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舞蹈《小妞打银杏》中,只在舞台的左上方露出了银杏树的一角,就营造了孩子们围在树荫下,喜获丰收的场面;舞蹈《小蜜蜂》,表现的是小蜜蜂在百花园中辛勤采蜜,养蜂姑娘前来喂养的情景,在舞台右后方的台阶上放上了一段洁白的木栅柱,上面挂满了各色的鲜花,百花园的形象就不言而喻了,感觉高雅、清新,仿佛整个舞台都散发着一股宜人的清香;舞蹈《绿茗情趣》中那个硕大的抽象的白色茶壶以及《家乡》中那个金黄色,贴着“福”字的大粮仓,也让人过目不忘,给作品增色不少。布景是为舞蹈服务的,要切记“少而精”,如不能很好的为舞蹈服务,则不如不用。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舞蹈起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舞蹈。舞蹈在不断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给于人们美的享受和健康的娱乐的同时,对丰富群众生活内容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舞蹈在以“动的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在社会生活里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各民族间的团结纽带作用,以及革新和改变社会的作用。此外,舞蹈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丰富多彩的内容,陶冶了人们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激励了人们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提高人们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总之,舞蹈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食粮。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为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反映时代精神和具有中国风格的舞蹈精品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31960号-2